您的位置 首页 通讯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在真假未知的惊悚消息背后,在猜你喜欢的即时投喂背后,在AI制造的视觉奇观背后,在引流骗赞的标题党背后,在大声喧哗的短视频背后……我们还在探寻与探索,求证与求真。

在真假未知的惊悚消息背后,在猜你喜欢的即时投喂背后,在AI制造的视觉奇观背后,在引流骗赞的标题党背后,在大声喧哗的短视频背后……我们还在探寻与探索,求证与求真。

2024年转瞬即逝,有悬念迭起,也有平淡无奇,有冲突与衰败,也有希冀与期待。

我们渴望满足好奇,我们渴望抵达真相。

所以,在喧嚣与嘈杂之中,我们依然冷静观察,热切投入,坚信坚守,我们忠实记录,理性分析,信息愈发如迷雾,我们努力成为冷静的导航者,穿过雾霭,绕过迷障,与读者一同拨云见日。

外 交

2024年,国际局势变乱交织,地缘冲突延宕升级,“脱钩断链”愈演愈烈,“全球南方”加快崛起,百年变局的大势走向愈加清晰。在这样的历史关头,中国外交守正创新,为中国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,为动荡不安的世界注入宝贵稳定性。

这一年,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70周年纪念大会、中阿合作论坛、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三大主场外交,开展欧洲之旅、中亚之旅、金砖之旅、拉美之旅四次重要出访。我们现场直击元首外交的精彩瞬间和重要时刻,既有一线的独到观察和生动记录,也有全球视野的专业分析和深度解读。

以元首外交为引领,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风格在实践当中越来越鲜明。中国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,“既迎进来又走出去”,中国的“朋友圈”越来越大,现代化道路上的“同路人”越来越多。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展开全文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60年老友,中法为何“对脾气”?

春雪纷飞,中法元首续写“高山流水遇知音”佳话

中亚的这件“头等大事”,中国给办成了

跨越山海,为共绘全球治理蓝图而来

时 政

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也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

这一年,最受舆论关注的词是“新质生产力”,如何深入理解“新质生产力”,它在当下被提出的意义是什么?二十届三中全会谋划和部署了新一轮改革,如何理解这次会议,如何理解这轮改革?针对这些重大时政议题,我们都给出了独家解读。

除此之外,我们也在关注中国各个层面正在发生的变化。如何整治“形式主义”为基层干部减负?城乡医保参保人数逐年下降,长效机制的出台能不能解决问题?面对数量大幅上升的轻微犯罪,司法机关、社会各界该如何回应这一时代新课题?“远洋捕捞”引发热议,如何有效治理?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再不理解这个词,你就落伍了

薛澜:什么是“放得活”又“管得住”

新农合参保人数下降背后

“远洋捕捞”接连被痛批,什么信号?

每天打卡20多个政务App,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为何难以整治?

经 济

这一年,中国经济面临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、地缘政治的紧张以及内部结构调整的重重挑战。这些挑战如同暗礁和风暴,考验着中国经济的韧性。这一年,很多人为了就业、收入、买房、养老而忙碌。这一年的经济报道,是很多关于坚守者和破局者的故事。

我们探寻中国经济的转型动力在哪里,《寻找新质生产力》的封面报道,调研了动力电池、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,观察它们是否能成长为未来风口;我们持续关注民营企业的发展和传承,《民企后浪》的封面报道,探寻影响民企生命周期的因素有哪些,决策者们应该打造什么环境,才能让中国的民企行稳致远;《民资破壁》的封面报道,则关注民企的新角色,民企的身影开始出现在更多核电、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中,这释放了国家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决心,但同时还有很多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需要破除。

我们很欣喜地发现,中国的不少景区里开始重新“长满”外国人。《中国行》的封面报道,讲述中国的144小时入境免签为何突然成为全球社交媒体上的流量密码。

我们也密切关注着国家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。我们用《引“牛”入市》和《迎难而上》两期封面报道,解读中央一揽子增量政策和2025年宏观经济政策背后的深意。

我们还关注民生小事。我们深入到广州的“制衣王国”,关注一个城中村和2万多从业人员的去留;我们进出杭州的网红大楼,讲述“直播泡沫”的潮水如何退潮;我们也走进呼和浩特一个被几十个小饭桌占据的小区,记录影响上千名孩子的民生难题,是如何变成让业主头疼的问题。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尔滨亲兄弟,“急眼”了?

宗馥莉们,准备“战斗”

火锅店里,重新“长满”外国人

明年任务的第一位,有何深意

“阳光都要收费”,这个“制衣王国”要巨变了?

社 会

调查报道一直是周刊的特色,这一年,我们一如既往在路上。我们在天水调查了盲目举债上马,造成巨大资金浪费的有轨电车项目;我们去了贵州独山县,了解著名的烂尾项目“天下第一水司楼”,现在化债如何了,谁来接盘。

突发事件一直是我们坚守的报道方向。6月末,河南大旱,水库虽然开闸放水,但以机电井为代表的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陷入困局,使得河南部分地区的抗旱被堵在了“最后一公里”,我们连续两周跟进报道;7月,洞庭湖一线堤防决堤,我们在采访中追问,这个最会和水打交道的地方,从管涌到决堤,抢险措施是否妥当,洞庭湖何以至此;还是7月,九江水文站水位飞涨,长江的第三大居住岛发出家书,动员在外打工的人们回乡抗洪,我们同样关注,没有大洪水记忆的下一代,能否接替老一辈人保卫家园。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甘肃天水有轨电车困局

“天下第一水司楼”烂尾,有人接盘了

河南抗旱:被堵住的“最后一公里”

最会和水打交道的地方,大堤如何决口

文 化

这一年,我们遍访大江南北,抵达新疆,寻找史前文明的一缕炊烟;走进河北,探访艺术史上风格绝妙的皇家石窟;去往山西,重访令考古前辈大为惊叹的古迹……

我们行走于中国大地的版图之中,也行走于中华文明的线索之内,这一切连缀起来,让我们看见时间的脉络,文化的赓续,文明的演进。与此同时,我们也同样关注当下,我们聚焦中国电影的现状,放眼世界流行文化的前沿,我们得以将自己放置于世界的坐标之中,见证文化的勃发脉动和崭新活力。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新疆的地下竟发现了如此神奇的遗迹

这门东方绝技传入了中亚

“古建第一大省”,真不容易

500年前沉船,中国考古队有惊人发现!

科 教

2024年,Sora大火,“新质生产力”成为热词,在新一轮科技革命、产业革命中抢占制高点,是大国博弈的关键。这一年,我们关注商业航天按下快进键、创新药火热出海、脑机接口接入现实。

科技和产业的竞争离不开人才。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,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。我们既深度剖析了实施四年、培养拔尖人才的“强基计划”,也注目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,转型升级的职业教育。同时,我们也审视了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,正加速推进的新一轮专业“大洗牌”。

2024年,应对气候变化成为更加紧迫的命题。我们前往联合国第29届气候大会现场,见证了气候融资的激烈博弈,专访了新一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。

我们关注民生的痛点。我们求解养老,探讨面向失能老人的长护险如何筹资、落地;关注医院不敢收“复杂病人”背后的医保支付改革挑战;聚焦医院为何难开进口药,回应最“卷”集采下,用药安全如何捍卫。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史上最大规模的专业大调整来了

北大教授刷屏背后,4400万失能老人谁来照顾?

博士再扩招,毕业更难了?

一片药降到几分钱,大家却开始担心了

国 际

2024年,是全球选举大年,70多个国家和地区、40多亿人口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大选,世界政治版图大范围重组。

2024年,是地区冲突和对抗的延宕之年,一方面俄乌冲突巴以冲突朝鲜半岛局势依然僵局难破;另一方面,黎以冲突升级,叙利亚“一夜变天”,韩国“6小时戒严”,冲突和对抗的外溢效应进一步扩展。

2024年,也是和平与发展的呼声持续高涨的一年。时隔百年,奥运会又一次在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的家乡巴黎举行。对于冲突中的世界而言,这场体育盛会也发出“给和平一个机会”的呼吁。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告别2024: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力量

刺杀哈尼亚,到底用的是炸弹还是导弹

“法式奥运”今夜登场,塞纳河上的开幕式放大招

这个“散装国家”,像是被一口气吹倒了

尹锡悦为何“自毁”?

往 事

2024年,又有一些人离开了我们。全国政协原副主席、台盟中央原主席张克辉去世,这位96岁的老台胞魂归故里。中国载人航天“大总师”王永志走了,生前他一直是中国航天的定海神针。被称为“平民部长”的原商业部部长、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也走了。他们,值得我们怀念。

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百年,我们回忆这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知道,黄埔精神从何处来、到何处去。今年也是中国与巴西建交50周年,这两个大国“大象走路”般一路走来,稳健地走过了半个世纪。今年还有中国传媒大学70年校庆,尽管传媒的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,但还是有一些东西沉淀在“永远的广院”深处。

这些背影、这些岁月、这些精神,我们记录下来,以留存为历史的底稿。

这位曾任国家领导人的老台胞走了,晚年成了“文坛新秀”

中国载人航天“大总师”走了,钱学森推荐了他

只用10天,中国与这个大国突击建交

70年中传,永远的广院

面对冲突和对抗依然不可避免、

撕裂和不确定性仍在加剧、

技术和理念快速迭代的变局,

我们努力跟上变革的节奏,破局向新;

我们记录大背景下的个体命运,观照人性;

我们始终在路上,

珍视倾听、反思和追问的细微之力。

作者:本刊编辑部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天马新闻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ysh.bbs8.xyz/11290.html

作者: wczz1314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13000001211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email@wangzhan.com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